包頭雇傭的工人工作受傷,石材企業(yè)是否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點擊數(shù):2329 發(fā)布時間:2018-1-18 來源:
【摘要】提示:當前,很多石材企業(yè)將除了質檢、倉管等少數(shù)工序外的大部分工序實行勞務外包,如手加工、切邊、打磨、刷膠等工序。因為石材行業(yè)里有些工序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不高,且....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lián)系網站客服!
- 現(xiàn)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當前,很多石材企業(yè)將除了質檢、倉管等少數(shù)工序外的大部分工序實行勞務外包,如手加工、切邊、打磨、刷膠等工序。因為石材行業(yè)里有些工序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不高,且存在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的特點,企業(yè)如果自行招聘上述員工進行培訓,管理成本則為較高,所以勞務外包作為一種降低用工成本、有效整合企業(yè)內部資源的模式一直被石材企業(yè)采用。
如果包頭雇傭的工人工作受傷,石材企業(yè)是否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答應是要的。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guī)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fā)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 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同時,如果被法院認定為企業(yè)與受傷工人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話,很有可能引發(fā)其他勞動爭議權利義務糾紛,如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補繳社會保險等,給企業(yè)造成更大的損失。
另外,根據《勞務派遣暫行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guī)定第三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以承攬、外包等名義,按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勞動者的,按照本規(guī)定處理!钡囊(guī)定,如果有上述情形的話,被派遣員工工作受到損害,企業(yè)也應承擔賠償責任。石材研習社(IDstone5A)
冉某某向晉江市某石業(yè)公司承包石材的磨光項目并簽訂《承包合同書》,由冉某某組織工人在某公司車間按照某公司承接的加工單進行磨光加工,按照完成的加工量領取報酬。而后,冉某某在公司車間磨路沿石時,右下肢不慎被路沿石材砸傷,經冉某某申請,晉江市人社局認定冉某某傷情為工傷。某公司不服該決定,提出復議申請,請求撤銷認定,復議機關維持該認定。某公司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撤銷認定的行政訴訟,原審法院判決駁回某公司訴訟請求。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從被上訴人提供的冉某某等證人的調查筆錄、下料單、現(xiàn)金支出憑證和詳細賬單、承包合同書等證據,可以形成證據鏈印證冉某某承包上訴人公司的磨光組業(yè)務,冉某某需要在上訴人公司進行磨光加工并接受上訴人的管理,冉井發(fā)與上訴人之間存在內部承包關系,雙方成立事實勞動關系。因此,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6)閩05行終145號
2012年7月11日,上海津照公司與恒兆勞務服務公司(具有勞務派遣資質)簽訂《勞務外包合同》,約定津照公司將汽車零件加工的勞務外包給恒兆公司。2012年7月2日,黃蘇余和恒兆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黃蘇余同意根據恒兆公司勞務外包合同之相關內容,接受恒兆公司安排至津照公司從事沖壓崗位。津照公司和恒兆公司均未為黃蘇余繳納過社會保險費。2013年5月4日,黃蘇余在工作時右手中指不慎受傷。2013年5月6日,恒兆公司向原告津照公司出具《委托書》,大致內容:“我公司員工黃蘇余在2013年5月4日發(fā)生工傷,右手不慎被機器壓傷,因我司管理人員都在杭州,無法正常辦理工傷認定和工傷鑒定,現(xiàn)委托津照公司前去辦理。”2013年7月25日,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具《工傷認定書》,認定黃蘇余于2013年5月4日發(fā)生的事故為工傷。而后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鑒定結論書》,鑒定結論為黃蘇余因工致殘程度九級。
2014年1月13日,黃蘇余向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上海市奉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津照公司、黃蘇余均不服仲裁裁決,先后向法院提起訴訟。津照公司認為黃蘇余工傷保險待遇無法理賠的責任應由恒兆公司承擔,請求判令津照公司無須賠償;黃蘇余請求判令恒兆公司和津照公司連帶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中,津照公司與恒兆公司簽訂過《勞務外包合同》,黃蘇余與恒兆公司簽訂過《勞動合同》,但《勞務外包合同》名為勞務外包合同,實為勞務派遣協(xié)議,恒兆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未依法為黃蘇余繳納社會保險費,致使黃蘇余發(fā)生工傷后無法從社會保險基金中獲得理賠,恒兆公司和津照公司應當連帶承擔相應的替代支付責任。因此判決恒兆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津照公司對上述四項判決中恒兆公司應當清償?shù)目铐棾袚B帶責任。判決后,恒兆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雙方之間實質是勞務派遣關系,而非名義上的勞務外包關系。因恒兆公司未依法為黃蘇余繳納工傷保險,故應當承擔支付黃蘇余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的責任。因此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